
服务热线:
400-886-8679(华南区) 400-686-5068 (华北区)
医用分子筛制氧系统的制氧站房土建及相关各专业的设计
发布时间:
2020-09-22 17:48
来源:
制氧站房土建及相关各专业的设计:
站房容积的设计设备选型完成后,根据各设备厂家的设备参数对站房内的设备进行布置。GB 50030—2013(氧气站设计规范》中规定,设备之间的间距不宜少于1-5m;设备与墙之间的净距不宜少于1 m;设备双排布置时,双排之间的间距不宜少于2m。虽然以上规范用词并非强制性要求,但是考虑到设备安装完成后的维修及更换空间,在医院建筑面积允许的前提下,应尽可能按照以上要求设计制氧 站房的总面积,且站房的净高应大于最高设备加设备 基础的高度。
GB 51039—2014(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》(以下简称《建筑规范》)中规定:氧气储罐与机器间的隔墙耐火极限不应低于1-5h,氧气储罐与机器间之间的联络门应采用甲级防火门。所以在制氧站房内应将氧气缓冲罐与其他设备通过隔墙分隔开。
站房土建的设计《氧气站设计规范》中明确制氧站房火灾危险性类别为乙类,最低耐火等级为 二级。对站房的土建结构设计应满足以上要求。
站房装饰的设计制氧站房内由于设备较多,氧气缓冲罐与其他设备被隔墙分隔开,导致站房内的管道错综复杂。为了兼顾站房内管道和阀门的方便检修及整体的美观性,站房内所有设备应修建基础,地面采用架空地板,将管道尽可能设置在地板以下。站房内吊顶应设置为吸音吊顶,墙面也应进行隔音设计,保证站房外的噪声满足相关规范要求。
站房水、电、风等专业的设计由于站房内空气压缩机、干燥设备和多级过滤器均会产生冷凝水,所以站房内应设置排水地漏或排水地沟,统一进行排水。站房内应预留电源,其电缆规格应满足站房内所有用电设备同时启动的总功率,且必须设置有应急备用电源,并具有双电源切换功能。
由于站房内各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 的热量,为保证设备的使用寿命和人员检修时进入站房,站房内应设置空调设施,将室内温度控制在15°C ~38°C之间。且《医气规范》中规定,医用气体气源站房间换气次数不应少于8次/h,或平时换气次数不应少于3次/h,事故状况时不应少于12次/h。在站房内适当位置应设置换气扇,并且安装相应的消音器,满足上述换气要求。
由于站房内温度较高,空压机的进气和散热排风均应接至室外。为防止室内噪声通过风管传出室外,进气风管和散热风管上均应设置吸音设备。进气口应高于地面5 m,与建筑物的门、窗、排气口或其他开口的距离不应小于3m。
制氧站房的修建及设备的安装:
制氧站房的修建应按照设计进行施工,土建、给排水、强弱电、进排风、装饰装修和隔音降噪均应满足设计要求。所有门窗应在设备安装到位后再安装,以保证大型设备的进入。
站房内空气压缩机和氧气增压机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震动,该设备间的管道应采用软连接,设备放置在相应的土建基础上,底座采用减震垫。站房内气体管道、电缆桥架、排水管道等均安装于架空地板以下,尽可能保证地板上空的设备维修空间。
分子筛制氧机系统需要进行自动控制设计,站房内需要安装大量的传感器和电磁阀等。为了使用和维护的方便,所有的电磁阀和传感器等应统一集中安装在站房内适当位置。
上一页
下一页
友情链接: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广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
版权所有◎东亮智能技术有限公司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豫ICP备16024671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