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科技先行 质量为本 信誉至上
科技先行 质量为本 信誉至上

服务热线:
400-886-8679(华南区) 400-686-5068(华北区)

医用制氧机的发展历程
2019-02-27 18:17
1958年,Skarstorm申请专利并发明了具有反吹清洗步骤的变压吸附流程。
1960年大型变压吸附法空气分离的工业化装置建成。
1961年用变压吸附分离工艺从石脑油中回收高纯度的正构烷溶剂,并命名为Isosiv过程,1964年完善了从煤油馏分中回收正构烷烃的工艺。
1966年利用变压吸附技术提氢的四塔流程装置建成,20世纪70年代后采用四塔以上的多塔操作,并向大规模、大型化发展。
1970年又建成分离和回收氧的工业化装置,用于环保工业污水处理生化的需要。
1975年美国海军开始分子筛制氧机载应用。
1990年93氧纳入《美国药典》
2010年93氧纳入《欧洲药典》
2013年93氧纳入《中国药典》
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,医用分子筛制氧机系统正在逐步的成为医用制氧机中的主流设备。医用制氧机是利用补给氧气来调节人体的生理、生化内环境,促进代谢过程的良性循环,以达到医治疾病、缓解症状、促进康复和预防病变、增进健康的目的。临床实践证明,氧气疗法以其独特的机理,对临床各科的急性、慢性缺血缺氧性病症等,能够起到有效的作用。适当吸氧,还能有效的微循环状况,减轻为保持一定肺泡气体氧分压所必需的呼吸系统负荷量,减轻为保持一定的动脉血氧分压所必需的心肌负荷量等效果。
上一个
医用制氧机与液态氧的对比分析
下一篇
医疗机构建立医用制氧系统的重要性
上一个 :
医用制氧机与液态氧的对比分析
下一个 :
医疗机构建立医用制氧系统的重要性